泡菜坛里的文化_泡菜文化你知多少
也许很多人无法真正理解,为什么四川人对泡菜如此的偏爱和嗜好。在四川不管是路边小店,还是各种星级宾馆,除了菜谱堂皇的菜种外,都还有一道秘而不宣的私房泡菜。无论哪种用餐,接近结束时,都会有人大喊:“老板,泡菜!”那碟免费的泡菜,仿佛永远是那不可或缺的压轴戏。若是没有,遇上不客气的顾客,就会怨怪:“开馆子连泡菜都没有?”老板只有连声道歉。
这或许与四川人“好吃”有关。也许在外地人眼里,泡菜算不得“好吃”之物。但对四川人而言,“泡菜不是万能的,但没有泡菜万万不能。”在四川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,无论达官贵人,还是升斗小民,几乎每个家庭,都有一只或大或小的泡菜坛。
很多人知道泡菜,或许都是“韩国牌”。但实在说,那不过是“咸菜”的别称,称那“发酵辣白菜”为“泡菜”其实是不准确的。正宗的“泡菜”,按百度百科的说法:“是指中国西南部分省市地区所盛行的一种乳酸菌发酵的美食”。韩国泡菜,手段在“腌”,四川泡菜,功夫在“泡”;韩国泡菜只一个辣字了得,四川泡菜则酸辣香脆诸味俱备;韩国泡菜只能冬季制作,四川泡菜四季皆可进行;韩国泡菜荤素兼有,四川泡菜则偏好蔬菜。
但无论如何,说泡菜是一种文化,绝对没有问题,而且是雅俗共赏、古今一家的。泡菜在中国,历史悠久。《诗经》中有“中田有庐,疆场有瓜,是剥是菹,献之皇祖”之句,庐和瓜是蔬菜,剥和菹,即腌渍、加工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菹者,酸菜也。”北魏贾思勰所著《齐民要术》里,即有泡菜制作的详细描述。清朝时期,在巴蜀民间,泡菜竟然是陪嫁品之一。
泡菜的精要,一在坛,二在盐。
用作泡菜坛的,或土陶,或玻罐,或细磁。但除小餐馆的“洗澡泡菜”外,多以土陶为主。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,乳酸菌厌氧,发酵须隔绝空气。因此选择泡菜坛,既要注意烧制的火候、釉色、还得注意有无裂纹和砂眼,更得考虑坛沿和坛盖。好的坛子,一要底小,便于沉淀杂物,二要肚大,适于添加新菜,三要颈细,减少充气,四要坛沿养水,坛盖密封,既方便开、封,又利于隔绝,同时可让坛内的二氧化碳逸出。
选好坛子,便“起盐水”:洗净坛子,倒进清水(讲究些的,得先把水烧开,再晾冷),放进食盐搅和,待其充分溶解,再放进姜、蒜、料酒、八角、青花椒之类调料,待其浸泡一段时间后,再放进待泡的时令蔬菜。起好的盐水,要注意“保养”。忌油、忌荤、忌不干净外,还需随季节时令,加些香料入坛,如:芫荽、芹菜、乌红辣椒之类,既调味,又止花(坛内有时会生白花),更香盐水。当然还需时常清洗坛沿、坛盖,时常换“坛沿水”。
本文由开胃王泡菜为您分享,相关内容请一如既往地关注官网http://www.kaiweiwang.com.cn